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10月6日中午时分,美团骑手肖伟骑着电动车抵达芙蓉区荷花园街道东郡社区长房东郡小区北门,朝着门岗值班人员简单示意后,便轻松通过闸机进入小区。他熟练地将车停在门口的专属停放区,快步拎起餐品送往居民家中,全程比以往节省了近3分钟。“现在送单不用再花时间登记,找楼也不绕路,这主要得益于长房东郡小区建设的‘骑手友好小区’,还让我们在奔波中有了落脚的小窝。”送完餐的肖伟笑着说。目前,长沙已推动第一批40余个“骑手友好小区”试点,在20个小区开通“骑手码”,并开发友好商户、诉求直通车、积分兑换等功能,为骑手群体提供全方位关爱与保障。

小区满是贴心设计,骑手感受“家”的温暖作为芙蓉区首个“骑手友好小区”,长房东郡小区日前启动“骑手友好小区”建设短期股票配资,通过社区、美团、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及周边商户的协同发力短期股票配资,为破解骑手群体难题按下“加速键”。记者在长房东郡小区看到,小区内处处可见为骑手量身打造的贴心设计。小区北门的物业客服中心外,“暖心休憩角”格外显眼,置物柜里整齐摆放着急救包、电动车维修工具,旁边的冰箱里备有饮用水,桌上的充电插座随时供骑手使用。从大门进入小区,清晰的平面指引图和楼栋标识牌一目了然,每栋单元楼门口都贴着醒目的楼号,彻底解决了骑手“找楼难”的问题。在小区架空层和中心花园,还设置了多个露天歇脚点,配备休息座椅,方便骑手临时停靠。“以前进小区送单,要么在门口逐人登记信息耽误时间,要么得反复联系顾客下楼取餐,遇到订单高峰期,很容易超时。”肖伟从事外卖配送工作三年多时间,说起过去的经历满是无奈,“现在有了‘骑手友好小区’的便利政策,门岗对我们熟门熟路,通行效率高多了,还有专属停车区,再也不用围着小区费心找停车位了/span>

在小区的“骑手友好商户”便利店门口,店主高女士正忙着整理为骑手准备的免费饮用水。“我们不仅为骑手提供歇脚的地方,还推出了骑手专属折扣,希望能尽一份力。”高女士说。记者注意到,长房东郡小区一面“心愿墙”上贴满了彩色便签,“希望增加热饭设备”“想要雨衣备用”等骑手心愿格外醒目,旁边不少心愿旁已标注“已解决”。东郡社区还组织骑手和志愿者一起做月饼,面团揉制、馅料填充、模具压制,欢声笑语中,骑手们真切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多方协同推进试点,城市关爱广泛覆盖“做好新就业群体关爱,是推进‘两个覆盖’工作的重要内容。”荷花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多举措推动“两个覆盖”走深走实,一方面对辖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全面摸排,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另一方面,针对党员分散、组织建设难等问题,灵活组建29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夯实组织基础,让党组织力量更好地服务包括骑手在内的新就业群体,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随着外卖等即时配送成为市民生活刚需,骑手群体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却常常面临“进门登记耗时长、临时停靠无去处、中途补给没着落”等难题。为系统性解决这些问题,今年以来,长沙全面启动“骑手友好小区”试点工作,推动第一批40余个小区纳入试点范围,同时在20个小区开通“骑手码”,开发友好商户、诉求直通车、积分兑换等功能,为骑手提供更多关爱与保障。今年7月,长沙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住建局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发“暖新长沙”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破解进门难、停车难、找楼栋难、送餐上门难、吃饭喝水难等一系列痛点,切实提升他“建设‘骑手友好小区’,不仅是解决骑手的实际困难,更是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骑手友好小区”既是基层治理回应新就业群体需求的创新实践,也是“多方协作、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小区正结合自身实际优化服务举措,有的在驿站增设图书角,有的联合商户推出“骑手爱心套餐”。未来将有更多小区加入“骑手友好”行列,让奔波在城市街头的骑手们,在每一个配送目的地都能找到“家”的温暖。举报/反馈
富鑫中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