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夜微寒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
编辑|沐语纪史
前言
刚上台三天,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就抛出了两颗“深水炸弹”。
一边对着全世界喊话,要和俄罗斯签订和平条约,了结七十多年的领土争端。
一边又提议要移除部署在日本境内、直指中俄的“堤丰”陆基中程导弹系统。
一个被外界贴上“右翼鹰派”标签的女首相,上任之初却接连做出“示好中俄”的反常举动,这让国际社会彻底看懵了。
高市早苗这一连串操作,到底是真心求和平,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这盘牵扯日、俄、中、美、朝的复杂棋局,背后藏着远比表面更深刻的算计。
展开剩余91%日俄领土争端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作为二战的主要参战国,日本和俄罗斯至今都没有签署正式的终战和平条约。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现状,根源全在四个总面积不到5000平方公里的小岛身上。
七十多年来,两国为这几个岛吵得不可开交,谈判桌上的交锋从来没停过,但每次都不欢而散。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安倍晋三执政时期。那时候,普京和安倍私交甚笃,经常一起打球、会谈,日俄关系一度热络到“称兄道弟”的程度。
双方甚至敲定了一个突破性方案:俄罗斯先把面积较小的齿舞群岛和色丹岛还给日本,为后续全面解决争端铺路。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双赢的方案,却在日本国内翻了车。
强硬派政客公开抨击,称“四个岛一个都不能少”,只拿回两个岛是“国家耻辱”。
在舆论压力下,安倍政府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千载难逢的和解机会就这样白白溜走。
矛盾的政客
高市早苗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
外界普遍认为,这位立场强硬的右翼鹰派上台,必然会让日本更加靠拢美国,在东亚掀起对抗风潮。
可她上任后的一系列操作,却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期。
一边是对俄释放“和平信号”,提议签订和平条约,一边是主动提议移除“堤丰”导弹系统,看似向中俄示好。
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举动背后,全是精打细算的政治考量,根本不是什么“改弦更张”。
高市早苗的处境其实相当尴尬。
她在自民党内部派系力量薄弱,国会席位也没有绝对优势,执政根基十分不稳。
对于一个新上任的首相来说,最快的稳固权力方式,就是搞出大动作,要么在国内搞出政绩,要么在外交上取得突破。
而她选择了后者,而且是难度最大的“多边平衡”。
她对俄喊出的和平提议,本质上是一场“对内表演”。
对日本民众来说,北方四岛是民族情绪的寄托,七十多年的领土诉求早已深入人心。
高市早苗主动触碰这个“硬骨头”,就是想塑造自己“敢担当、有魄力”的领导人形象,快速凝聚国内政治支持。
就算谈判最终失败,她也能把责任推给俄罗斯,说“不是我们不努力,是俄方太强硬”,照样能收获民意。
如果说对俄示好是“烟雾弹”,那为特朗普访日准备的“投名状”,才是高市早苗的真正核心目标。
她深知,自己能否坐稳首相宝座,最终还要看美国的脸色。
因此,在特朗普即将访日之际,她量身定制了一份丰厚的“大礼包”,采购美国福特F-150皮卡车、大量大豆和液化天然气。
这份礼包里的每一项,都精准戳中了特朗普的“痛点”。
特朗普早就抱怨过日本汽车霸占美国市场,而美国汽车在日本难觅踪影。
高市早苗采购的福特F-150皮卡车,车身宽大、油耗极高,根本不适合日本狭窄的街道,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是出于经济需求,而是纯粹的政治献礼。
而采购美国大豆,更是一举两得。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大幅减少了美国大豆进口,导致美国豆农损失惨重,特朗普政府面临不小的国内压力。
高市早苗此时挺身而出,既帮特朗普解了围,又能暗中“拿中国做文章”,塑造日本在中美博弈中的“关键棋子”形象。
至于提议移除“堤丰”导弹系统,更是一场高明的“战术缓和”。
这个系统的攻击范围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中俄的“眼中钉”。
高市早苗主动提出移除,既能向美国展示自己“能管控风险、处理好邻国关系”,又能在和特朗普会谈时掌握更多主动权。
让自己看起来不是一个只会顺从的“小弟”,而是一个能掌控节奏的“合作伙伴”。
邻国的警惕与俄罗斯的铁律
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操作,并没有换来外界的信任,反而引发了邻国的高度警惕和俄罗斯的冷漠回应。
她的和平提议看似热闹,但从一开始就注定难以落地,因为摆在她面前的,是一道道跨不过去的“硬门槛”。
对俄罗斯来说,日本不断强化军事力量,还和美国在自己家门口搞军事演习,这些实际行动远比一句“和平提议”更有说服力。
在俄方看来,高市早苗的示好,更像是一种战略包围的“烟幕弹”,根本不值得当真。
只要日本不放弃对俄制裁,不改变亲美强军的路线,日俄和平条约就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朝鲜,高市早苗就任后不久,朝鲜就打破了长达167天的沉寂,向东部海域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
这记“导弹警告”的信号再明确不过,无论日本新首相玩弄何种外交手腕,其扩军备战、强化美日同盟的“狼子野心”早已暴露无遗。
平壤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东京,任何针对朝鲜的军事威慑,都将遭到最强硬的回击。
日本外交的困境与东亚格局的暗流
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操作,看似是个人的政治算计,实则折射出日本长期以来的外交困境。
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日本在国际政治中始终处于“特殊地位”,既要依附美国寻求安全保障,又想摆脱“追随者”的身份,成为真正的“政治大国”。
这种矛盾的定位,让日本的外交政策始终充满摇摆和算计。
而历史认知问题,更是横亘在日本与邻国之间的一道鸿沟。
高市早苗作为右翼政客,其在历史问题上的诸多争议言论,让俄罗斯、中国、朝鲜等国都对其缺乏基本信任。
一个连二战历史都不愿正视、甚至试图美化侵略历史的政治家,无论说出多少“和平”口号,都难以让人信服。
对俄罗斯来说,日本要求归还南千岛群岛,本质上就是在否定俄罗斯的二战胜利史,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市早苗的举动也让东亚地区的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近年来,美国一直在推进“印太战略”,试图拉拢盟友围堵中俄,而日本则成为美国这一战略中的“关键棋子”。
高市早苗强化美日同盟、采购美国军备的做法,无疑会加剧地区的军备竞赛和对抗风险。
结语
这场由高市早苗掀起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她的赌局最终会走向何方?日本的外交之路会越走越宽,还是会陷入更深的僵局?
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又该如何在大国博弈和政治算计中维系?
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日本的未来,也牵动着整个地区的命运,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本计划与俄签署和平条约》2025-10-24
2.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克宫:俄罗斯对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表示支持》2025-10-24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本计划与俄签署和平条约》2025-10-24
2.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克宫:俄罗斯对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表示支持》2025-10-24
发布于:河南省富鑫中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